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116章 产业集群
第(3/3)页
“另外一方面,更困难。经营模式的创新很脆弱,不是根本性、革命性的创新,很容易被有产业、有人力、有资源的巨头们,后来居上,进行绞杀。”
郑父点头:“是啊,市场经济条件下,竞争非常残酷,但也只有这样才能大浪淘沙,筛选出一批真金来。”
沈父接着说:“除了市场竞争,区域竞争也非常激烈。各个地方为了脱颖而出,杀出一条血路来,必然会亦步亦趋,复制模式,瞄准时机,弯道赶超。”
郑父问:“那该怎么应对?”
常乐说:“他最近没有和我讨论,之前和我讨论过。我觉得不外乎,在柔性供应链上下功夫,聚焦单一领域,深耕细作、持续发力、做到极致。”
“柔性供应链?”
“这个名词不是新名词,是上世纪80年代国外学者提出来的,它指的是对顾客需求做出反映的能力,也是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。具体具备几个特征……”
“第一,商品种类繁多,但是单个订单量少,1个或者几个;”
“第二,减少各种中间环节和渠道,直接面向客户群,敏锐捕捉客户需求变化,精准供应、点对点供应。”
“第三,供应速度快,不是一般快,要非常情况。从下订单到设计、生产、运输、交货时间绝对不能超过1个星期,最好三天完成。”
“第四,销售、设计、生产等主要环节分离,归属不同市场主体,通过品牌紧密连接,形成步调一致的协同效应,也就是地方上常说的集团作战。”
沈父说:“听起来,实现难度不小。”
常乐解释:“难度确实不小,主要是在阳城县内培育出上百家有规模供应能力的工厂,以及上千家家庭作坊,围绕一个或者多个品牌运转,彼此之间信息共享、互利合作,形成产业集群。”
郑父问:“这难度不小啊,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多长时间。”
“起步阶段算是打了一个开门红,后续还有一定窗口期。各大巨头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大平台上,暂时没有这个精力,转移到这个领域,我估计还有2-3年时间……”常乐预计:
“如果一切顺利,通过2年时间精心培育、磨合,形成销售口碑、思维惯性的双重壁垒,阳成县是可能出现一个相对稳定的百亿级产业集群。”
郑父听后,看看沈父。
沈父说:“两年时间?可能不会给这么长时间。”
常乐愣了愣:“……”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pwgzw.com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