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130章 要结合实际
第(1/3)页
“你啊你,你让我该说你什么好了?我没说你找常乐去实地考察不对,而是说你思路不清晰……”江夏爷爷说。
“宜州常住人口也就30万人,加上外来的流动人口最多60多万人,区域内不是生态保护区,就是历史文化保护区,有什么基础?
“就凭那几家半死不活的落后企业,就能发展先进制造业了?”
“你总不能看到乐达投资旗下有乐达汽车,就说宜州也具备汽车制造基础吧?”
江志信:“……”
“你不要不服气,我觉得我说的有道理。发展还是要靠实事求是、因地制宜、结合实际来谋划。”江夏爷爷继续说:
“它应该是找准一个别人不具备、没有考虑到的突破口,持续攻坚,做强做优。”
“像宜州这样的县级行政区,上级不会从规模、总量去考察,考察的是思维上的创新能力和聚焦特色产业的能力。”
“而不是拿大资金砸大项目的能力,更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东施效颦、摇旗呐喊的能力。”
“像你这样的思路,本质上就是别人喊什么,你就喊什么;别人干什么,你就跟着干什么,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路和特点。”
“本身基础就相对薄弱,和别人搞一样的路子,怎么去竞争?”
“搞到最后,无非就是一届接着一届,投资、欠账、还账,再投资、再欠账、再还账的死循环,城市发展、城市面貌本质上并没有改变。”
江志信有不服气:“爸,总不能宜州大发展的条件差,就不发展吧?”
“产业兴则城市兴,产业大兴则城市大兴。”
“依靠产业这个平台的集聚力,能发展经济、提升就业、提高财税、汇聚人口、完善配套,推动城市进入良性发展的主航道和高速路……”
“这是几十年发展的经验总结,变不出花来的。”
“所以产业能不能兴,关键看两点,政策和招商。这是有无数成功的例子。”
“谁能争取优质政策、招来优质企业,谁就能发展,谁就是英雄。”
“你也别拿研究室写的材料来和我犟,这些都是烂大街的老套路。我官做的比你大、见的比你广、懂的比你多,写的材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pwgzw.com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