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5章 舍弗勒求援_你若开挂,金钱自来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85章 舍弗勒求援

第(2/3)页

系列并购行为,虽然大步扩张了公司业务线、大幅度增强了公司在汽车电子业务领域的研发实力,但是也导致债台高筑,陷入财务危机。

  这就给了舍弗勒集团可乘之机,舍弗勒集团一直对大陆集团有觊觎之心。

  舍弗勒集团是全球范围内知名的轴承供应商。

  在汽车发动机、变速箱、底盘应用和高精密产品方面也有较强实力。

  大陆集团收购威迪欧电子的一年之后,即2008年7月,舍弗勒集团在瑞士银行、苏格兰皇家银行、德国商业银行、美林银行等银行的支持下,采取抵押家族股份的方式,借贷120亿欧元收购大陆集团。

  因为溢价收购,非常有诚意,得到了除大陆集团董事会之外的监事会、股东、工会等多方面支持。

  但是,为避免转移债务风险,大陆集团逼迫舍弗勒签署了《投资者协议》。

  协议中明确,舍弗勒集团承诺在合同生效的4年内持有的大陆集团股份不得超过49.99%(舍弗勒集团掌握了90%的大陆集团股份),多余股份应由第三方持有。

  舍弗勒集团为了收购顺利,签下协议。

  接着,为了在不违约的前提下,减轻资金压力,快速控制大陆集团,舍弗勒集团四处寻找战略投资者接收多余股份。

  金融危机爆发,不仅重挫金融银行业,也对整车制造和零部件供应产生巨大影响,汽车销量大幅度下跌……

  舍弗勒一直找不到或者根本找不到新的投资机构分担收购成本。

  更为致命的是,舍弗勒并购大陆集团本身就是以小吃大,企业实力不足,依赖的就是银行和财团。

  这种方式,增加了额外利息成本,在市场利好情况下,完成收购,再通过营收偿债尚有可能。

  但是舍弗勒对于市场前景和经济大势的预测过于乐观。

  借贷银行显然看到这一点,在借钱给舍弗勒集团时,和舍弗勒集团签署了对赌性质的债务控制协议。

  即舍弗勒必须在09年1月和12月前将债务水平分别降低到可控和可信任的程度,否则银行将根据协议有权处置舍弗勒家族抵押的股份。

  如果真到这一步,舍弗勒家族将会失去对舍弗勒集团的控制,导致家族大权旁落。

  为此,舍弗勒集团向德国官方申请救援和国家信贷担保注资。

  申请救援的理由很强大。

  舍弗勒集团和大陆集团是一条绳上的蚂蚱,两家公司有22万名员工和数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pwgzw.com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