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3章 大四喜_四合院之进击的何雨柱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223章 大四喜

第(1/3)页

第226章  大四喜

  随着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,大街小巷里有了过年的气象,年味也变得越来越浓郁。

  虽然此时依然是物质匮乏的时期,一天还是原来的二十四个小时,但是这天与往常又有了一些不同,它好像不允许任何人随便度过,一定要做些什么,而且要朝着新年的气氛去忙碌。

  时间好像突然有了知觉、有了感情、有了希望,使人们不由自主的随着它去思考、去计划、去忙碌。

  时间一晃已是小年,这代表着盼望已久的“新年”已经很近了。

  这个时候小孩子会特别的高兴,因为可以父母总会尽力给他们扯布做新衣服,这是他们最为期待的事情。

  不管是城市里面的百货商店卖布的地方,还是农村的供销社卖布的柜台,当然还有帮着制作衣服的裁缝铺,每年的冬天,尤其是腊月是他们生意最好的时候,很多人家积攒了很长时间的布票现在可以拿出来用了。

  当然,家庭条件一般的话,会给小孩子做衣服,但也不是给所有的小孩都做,比如兄弟姐妹四五个的话,那就给大一点的孩子做,小一点的就用大孩子穿不了的旧衣服给小的改做。

  当然如果家里条件好一点的话,不仅会给每个小孩都做一身衣服,同样大人也会做一身。

  小孩子不能穿的衣服也不会浪费,可以拿来做衣服的补丁、也可以拿来做袼褙,甚至抹布。

  所以说,现在流行着有这样一句话,“新三年、旧三年、缝缝补补又三年”。

  袼褙是制作鞋底的原料,打袼褙是一件耗时又耗力的事情,需要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,选择一块平整的木板,农村里如果找不到平整的木板的话,一般都是把家里的一扇门板拆下来使用。

  一般情况下是把家里的破布或者很旧的床单糊在一块木板上,然后撕扯成各种形状,中间使用浆糊黏贴,一层叠加一层,直至有一两毫米厚时才罢手。

  最后拿到阳光下暴晒,使其干透,等完全干燥后揭下,按鞋样大小依次画好,剪裁成型,叠压在一起,就可以拿来纳鞋底了。

  纳鞋底儿非常费时、费劲、费工,因为鞋底比较厚,针不容易穿透,往往都会在右手食指套上顶针协助顶穿,但仍然非常吃力,如果制作棉鞋的话,那就必须要使用针锥来穿孔了,不然的话哪怕是最粗的针也无法穿过厚厚的鞋底。

  在鞋底儿上用锥子扎好眼儿,然后用粗的钢针牵引线麻绳反复钻入眼儿中,上下勒紧,针距不过一两毫米,里面从脚尖儿开始,直到脚后跟儿,多为横向排列,一行挨着一行,规矩有序。

  多层袼褙铺衬组成的鞋底儿就会紧紧固定在一起,特别结实,这样的鞋底儿,通常就是人们所说的千层底,把鞋底和鞋帮缝制在一起,一双布鞋就做好了,这里面包含了一份浓浓的爱。

  所以这个时期的家庭主妇,见天的拿着一个小筐子,里面放着各种纳鞋底的工具,比如布头、麻线、鞋样、剪刀、顶针、蜡块以及锥子等等,手里的活聊天的时候也不会停下,毕竟买成品鞋子的还是少数,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。

  李向阳前几天选了一个黄道吉日,与贾春兰定了亲,下了聘礼,这个时期的嫁娶就是这么的简单和快速。

  当然,聘礼很简单,就是两包糖果子,两瓶罐头,外加3块钱,其实这些东西放在农村已经算是很好的了,也就是现在李家庄的生活条件好了,才给的出这些东西。

  因为年龄大的儿子终于要娶亲了,母亲把家里仅有的两瓶罐头也送了出去,没有半点的不舍,因为终于放下心中的大石头,嘴角一直都带着笑意。

  临近春节,何雨柱的四方农业机械厂迎来了好几个大喜事。

  第一个喜事就是,农场这段时间一直是一片忙碌的景象,从开始修建到最后收获,差不多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pwgzw.com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