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242章 关键人物
第(3/3)页
了起来,等知道许晓楠家有缝纫机之后,她来的更频繁了。
因为袁家玲是纺织厂的,所以三大爷家现在并不缺布料了,哪怕是染色的“残次品”也不影响穿不是?
这年月有得穿就已经不错了,要是偏远的农村地区,家中只有一套能穿出门衣服的家庭比比皆是。
当然,袁家玲跟三大爷还不一样,虽然借用缝纫机,但是从来不白嫖,她自带线轴不说,做衣服的时候还会经常用剩下的布,给许晓楠做个抹布什么的小礼物。
虽然东西不值钱,但是袁家玲那份真诚是无法掩饰的,所以许晓楠也很乐意和她打交道,两人还时不时的讨论、交流一下做衣服的心得体会。
“今天正好休息,夏天马上就要来了,我借用下缝纫机,做点夏天的衣服,你这肚子好像变得更大了。”
许晓楠现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的,只是偶尔起身活动活动,她慵懒的笑道:“嗯,现在我走路都费劲了,大部分时间都得坐着,你也不用客气,去雨水那屋里用就行。”
-----------------
四月下旬的某天,李向阳借用了生产队的一头毛驴,把自己收拾的干净利索,去把贾春兰家把她驮了回来,一场简简单单的婚礼就这么“风风光光”的完成了,从此贾春兰也变成了李家庄生产队的一员。
说婚礼风风光光是因为全队的人能来的都来帮忙了,人们脸上都是喜笑颜开的,未婚的小伙子更是全部出动。
毕竟这是他们生产队近一年来,第一次娶媳妇,外嫁的姑娘倒是不少,但是愿意嫁过来的就没有了,所以李向阳这是为他们开了一个好头,他们过来也是讨个彩头。
婚后的生活依然平淡如水,李向阳并没有沉浸在温柔乡里难以自拔,他的自制力还是蛮强的,虽然男女那点事对于年轻气盛的他来说,诱惑还是蛮大的。
但是,因为还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等着他去学习,去探究,所以李向阳并没有迷失自我,依旧按部就班的汲取着书本上的知识。
李向阳自学的进度并不慢,初中的知识他已经全部学完了,现在正在学习高三的课程,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证明,这是一个被贫穷耽误了的优秀学子。
只是命运虽然给他关上了门,但是又有人给他打开了一扇窗,让他有朝一日得到了“阳光”的照耀,散发出耀眼的光芒。
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,奈何没有机会的话,还是会一直埋藏地下,而何雨柱就是给李向阳开了一扇窗的贵人,给了他向世人展示自我的机会。
时间进入四月中下旬之后,社员们逐渐开始忙碌起来,公社已经下发红麻种,需要及时播种,蚕室需要打扫、清理、消毒,因为春蚕种即将下发,到处都是一副忙碌的景象。
因为自幼就开始做农活,所以对于贾春兰来说,结婚之后,只是换了一个生产队上工而已,其它的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。
要非说有区别的话,她发现李家庄生产队的农田里的压水井比她们家那边多多了,这一切都得益于去年做罐头赚的钱。
而且更让她感觉惊奇的是,李家庄光抽水机都有两台,就是何雨柱那个工厂生产的那红,原本他以为是借用生产大队的,但是问过之后她才知道,竟然是生产队自己的。
有了水井和抽水机,种地简单了很多,播种不用再靠老天爷,随时都可以播种,地里干旱了,再也不用为浇地发愁,以往都是手提肩挑的浇水。
看着不断喷射而出的水流,贾春兰觉得抽水机和水井真是绝配,其实不止她这么想,很多社员心里都是这么想的,他们脸上都带着笑容,带着对未来丰收的信心。
这个时期的生产大队,多的可以下辖二三十个生产队,少的话也有六七个,一般的生产大队能有个三四台抽水机就了不得了,所以想用抽水机就得老老实实地排队。
但是时间不等人,种地大多都是看天吃饭,这就经常导致错失最佳的播种时间,再加上良种和化肥短缺的问题,农作物的亩产普遍偏低就是一种常态,根本不能说是广大社员出工不出力导致的。
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,李进步这个人是很务实,很有魄力的,把钱都花在了刀刃上。
李进步此时正在桑树林中查看红薯育苗情况,毕竟红薯是生产队最重要的口粮,老一辈都说吃秋,其实就是这个道理,因为只有秋粮才能真正的让他们吃饱。
从另一个方面也能看出来,生产队对于土地利用,达到了极致的水平,桑树林下育苗,等麦收之后,红薯苗长成,就可以移栽到田地里,做到了两不耽误。
一个年轻人急匆匆的跑了过来,大声喊道:“叔,公社里面来人找你,让我过来通知你一下,办公室等你呢!”
祝所有书友端午节快乐,今天5k字送上,好久没更新过5k了,我都变懒了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pwgzw.com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